李白生于蜀
蒋 志
关于诗人李白究竟出生于何处,说法颇多。1972年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提出“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此说一度成为定论。此后,在学术界又出现了李白生于新疆焉耆、哈密、条支(今阿富汗)、长安等说。去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李白学术讨论会上,大多数学者认为李白生于蜀的说法比较可靠。
历史上第一个为李白编诗集的魏颢,曾伴李白漫游各地,相互之间无话不谈。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杨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此序写于公元761年,李白还健在,说李白生于蜀当然可靠。762年李白投靠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病危时委托李阳冰为他整理诗集,后者在《草堂集序》中说李白的先世曾“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这段文字很明确地说李白是在他的家入蜀后才出生的。刘全白曾以诗请教过李白,李白去世后他“追想音容,悲不能已。”写了《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其中说:“君名白,广汉人”。汉代的广汉郡包括今四川江油一带,他按汉时地名说“广汉人”,就是当时的绵州巴西郡昌明县人,即今四川江油人。
唐宋的碑刻也证明李白生于蜀。最早在李白故里江油为李白立碑的是唐代宗时的梓州刺史于邵,此碑虽已不存,但其内容在明末曹学 的《蜀中名胜记》中有记载:“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今江油),太白生焉。”于邵在大历二年(767年)前在四川当官,为李白立碑的时间距李白去世不到五年,他的说法应当是可靠的,李白去世后五十余年范传正从李白的孙女手中得到李白儿子伯禽的手稿,据此写了《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其中说李白先世因“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这里很明白地说入蜀后李白才诞生,同时恢复了李姓。现存于江油李白纪念馆有两块北宋碑刻:淳化五年(994年)杨遂撰写的《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说:“岷山之精,上为金星,母以梦协,先生已生,厥名暨字,则而象之。”
李白故居对门的紫云山、戴天山都是岷山支脉,碑文的意思当然是说李白生于蜀。宣和五年(1123年)立的《谪仙祠堂碑》也说李白“生于巴西”。当时绵州又称巴西郡,李白出生的昌明县(今江油县)属巴西郡管辖。这些碑刻是李白生于蜀的有力物证。
对“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一说,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引证的史料缺乏说服力。“李白出生焉耆”说和“李白出生哈密”说都认为李白的先世被贬于碎叶,因而李白也生于碎叶,细查从汉至唐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没有说焉耆或哈密有碎叶城。认为焉耆有碎叶城是对《新唐书·地理志》的误解。该书行文过省,将碎叶镇放在焉耆都督府下叙述,不能理解为焉耆有个碎叶城。认为碎叶镇在今哈密是依据清道光年间的《哈密志》中的一首小诗的注:“哈密有碎叶城”。这个说法不见于任何正史的记载。至于“出生条支”说和“出生长安”说,更缺乏根据。